原标题:《11月20日。诗三首》 1。《路遇组诗》(第三首)“看哪 那个人死在了路上!”光线牵引着我 明灭的幻觉既然枯萎的 从来就不曾盛开那么拥抱的也只有虚伪 和暗褐色的血液目光的暗淡 似乎在遥遥地嘲弄生的意义枯叶 被清洁工翻拣成众生的喧哗在想象中满足欲望 却也丧失了视觉琴声 街角的钢琴声 终会让他迷失归途哭泣里会 看见那群猥琐的身影 腐烂烛火熄灭之前 不会燃烧整个他的灵堂纸灰 飘散了他和先知的罪恶他在棺材里张开双臂 迎接上面爬满的蛆虫恶之花 占领了他的坟墓 暮烟四起放牛的孩童 衔在口中的小花 悠扬的牧笛声一切都是那么平静 幼小的心儿啊他不曾知道一个人的死亡 将会在刹那间降临2。 《 窗外》我坐在屋内凝视窗外我想这可能是生活的一种隐喻窗外的光线令我兴奋 浑身燥热像想起我未嫁的新娘一样窗外的一些声音令我痛苦那曾经是我辗转难眠的原因由拒绝到接受再到喜欢声音消失 我的思绪偶尔还会有些慌乱常...
2025年9月
静观吾心及众人心,开爱与恶之花。旧作20080409
原标题:我的小小文学梦人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曾经青春过,曾经年少过的人,我当然也拥有自己小小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文学之梦。这个梦如果是一棵树的话,那么是什么时候开始萌发出种子的呢?我这几天一直在沉沁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关于这个问题,我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小时候,大概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吧,家里有几本厚厚的杂志,这些对我来说还是大部头的书,是我姑姑上学时候买的。我对这些书印象很深,这些书的名字应该是《十月》,《当代》,《莽原》,《昆仑》,《清明》……这些都是纯文学的杂志,大部分是双月刊,时间上应该是在1978-1986年份这几年里。当时我小,但是经常在放学之后在家静静的翻着看这些书。80年代末期,农村的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也没有多余的精神生活,这几本书就在我似懂非懂的目光里,在我闲来无事的无聊翻看之中,成为了我的文学启蒙老师。在当时的农村物质条件不富裕的大环境里,我的...
旧作20080408
原标题:长的是岁月,短的是人生——写给自己的一些文字日子一天又一天地在手指间悄然溜走,转眼之间,已经虚度了人生的近三分之一时光。这些日子,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无需别人提醒,自己内心的空虚已经提示了这么些时间,总是被自己轻易地抛掷在脑后。一直很想在自己心爱的博客里,写点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沧海一粟般的一点心绪,哪怕是平淡生活里的一些小小故事,哪怕是宿命轮回里的小小坎坷,都可以呀……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时至今日,来看看自己的博客,还是一贫如洗,空徒四壁。难道?我是真的在现实生活里麻木了么?还是,我已经再也不会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了?近乡情更怯。博客,我的网上家园,这里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也可能是这个缘故,每次独自面对电脑,面对自己博客的时候,总是会不自然地生出一种羞惧心理。可是,今天我要自己问一下自己,我真的在害怕吗?我到底在害怕些什么?还是在害怕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