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似乎每一天都是平凡,但如果细细品味,每天发生的这些小事儿,都能够悟出一些人生哲理。如果真这样,那么人人都能成为哲学家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活得通透,因为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匆忙。要学会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能审视自己的内心。虽然在目前个人博客已然式微,但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审视自己内心的方式。深夜里,独自坐在屏幕前,面对着空白的Word文档,秋夜的虫鸣在窗外提醒我集中精神。每次给博客码字的这短短二三十分钟,我的思绪随着对白天的记忆而流淌。写到这里,其实我已经把自己认可的解决焦虑的方法,说出来一个了。那就是生活的慢和心灵的静。心灵的静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实现,码字、写毛笔字、阅读等等。
标签 心理问题 下的文章
谈焦虑(1)
“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镜子。”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对上面这段话记忆犹深。这段话出自于台湾作家三毛。她在1991年1月去世,同年5月份,她的遗作《亲爱的三毛》问世。上面这段文字就出自这本书。那时代的三毛,情感细腻温柔,是超然于当时社会的,所以她在那个时代愈发显得清新脱俗。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整体物质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世人脸上的麻木渐渐褪去,但有疲倦和焦虑涌上来。有求乃苦,无欲则刚。正因我们在这物质社会里要做出过多的选择,加上手机带来的即时满足,所以才会时常深陷疲惫,而过多无谓的患得患失,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判断,导致了当下社会群体里充斥着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