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20080603-2
原标题:心灵碎语之二
1在公交车上,两个农民在热烈地谈论着。我突然有一种挫败感:连普通的农民都比我强太多了,至少他们的思想可以毫无做作地通过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来。而我却不知在什么时候失去了表达本意的激情和勇气。
2“美国为啥要打伊拉克?就是为了石油!”两个农民在我身边谈论着。历史的声音总是被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我相信将来的历史学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要比从所有资料文献里获取的信息还要多。
3面对战争,我奉上我永恒的诅咒;面对和平,我献上我永远的叹息。战争,让人失去了肉体,而和平却让人丧失了思想,以及对战争的反省。”—2001年读书笔记
4无论是大乱还是大治,我相信总是存在着极为荒谬的不合理。精神和思想是我始终关注的两个人文因素。精神是共性的产物,而思想则因人而异。五代中的精神内核是强权,但却有思想与其背道而驰,比如说南唐的后主。我甚至相信,无论大乱还是大治,更能充当人类社会中考验人性的熔炉。大治比大乱更可怕——在大治中因放纵感官的享乐而丧失了思想的能力。透过乱世的混乱让人对治世的认识更加清醒。——同上。
5什么是历史?历史难道只是帝王将相的家谱吗?难道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之人就不是历史的见证人吗?学习历史,所为何用?就拿中学历史教育来讲,已丧失其最根本的意义。在教研唆调下的学生心目中,历史只是重大事件的事件,地点,人物和事件的集合而已。充其量,加入一些早已设定好的结论。然后机械记忆就可以了。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歪曲历史我不敢下断言,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历史人文思想”学生们并不曾学会……在我看来,历史学习的目的应因人而异,但就学校课程而言,似乎应将为人处世能力放在第一位上。学习历史并不是要学生成为书柜,而是要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努力把一些历史上的优秀人的高尚品质推介给他们,最好做到让这些品质在教学当中传承下来。——同上。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麦田。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比梭罗在《瓦尔登湖》书里说的更好的了。“在下一个夏季里,我不需要那么多的苦力来播种豆子和玉米,我要均出经历,用来播种——如真诚,真理,朴实,信心,纯真等等,假如这样的种子还没有丧失的话。”烦热夏日里农民在收割着庄稼,我在扪心自问,我应该种植和收割到什么?我希望种植爱和激情,收获到友谊,坚毅的品行和诗意的文笔。
7我的心犹如海洋,有海鱼那样斑斓的色彩;有海浪那样汹涌的波涛。我常常希翼住在海边,但当我和自己的心对视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住在海里了。
8寒冷的冬天我希望看到夏花的绚烂,和阳光的温暖,而如果真的到了夏天,我又会盼望冬季的皑皑白雪。或许生活只存在于远处,亦或许我应该学会在冬天体味寒冷,在夏天欣赏花朵。
9快乐很短暂,但生命时刻充满了短暂的快乐;痛苦很漫长,但生命不会轻易经历痛苦。
10幸福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幸福只存在于现在。过去的幸福属于回忆,将来的幸福属于梦想,只有现实的幸福属于你自己。
11感谢命运之神的眷顾,没有让我经历太过的不幸和痛苦,否则的话,年轻的我可能已经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感谢命运之神的垂青,没有让我品尝太多的美好和快乐,否则的话年少的我可能不会学到冷静,从容地面对生活。
12风吹着翻开的书,书面快速地翻动起来,这一刻我感觉内心似乎也受到了检阅。这是一个很像电影镜头的画面。
13外表坚强如钢铁般的你,其实有一颗纤细敏感如苇草般的心灵。
14当我回忆从前的快乐时,常常发觉有很多事情回忆不起来了。当我回忆往昔的痛苦时,也常常发觉淡忘了很多。有时候记忆真的是一种靠不住的东西。
15有没有感觉寒冷冬日的午后,阳光很温暖?这种感觉就像是在疲惫之后洗了个热水澡。抑或是一向严厉的父亲那温柔的眼神的瞬间?
16我累了,于是就在内心深处秘密花园的那张长椅上睡着了。我醒来,早晨就来了。
17现在的柳树在冬天也不会凋零,现在的人却因为痛苦在夏天也会让心冰冻。整个地球都在升温,整个人类的心灵却都在寒冷里学习如何生存。
18人不能不坚持某些东西,比如信仰。人不能不放弃某些东西,比如生命。
19和心思单纯的人在一起工作,自己似乎也变得如空气般简单;这些平实自然的心,似乎任何时候都可以触摸到。
20纷乱的思绪使得自己劳心伤神,昏昏欲睡的眼睛背后,掩藏的是一颗充满欲望的心。
21 别人给你温暖和关爱,即等于给你生命,比如今天早晨,借以点烟的那颗煤炭。
22人生是由三种东西组成的。占大部分的是等待,占小部分的是选择,占另外一小部分的则是承担或逃避。
23嘴巴和耳朵哪个更幸福?是嘴巴。喋喋不休的演讲者的嘴巴尚有机会诉说自己的不幸,而已经厌倦了的听众们的耳朵却连拒绝收听的机会都没有。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