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20090529-2
原标题:谁的端午?
去年的端午节,我曾经写下小文《被遗忘的香草》,想以此祭奠爱国的屈原,并委婉提醒现在的爱国人士们,应从文化反思的角度来对待传统节日,尽量避免传统文化被主流消费文化吞噬的命运,希望代表文明的香草不再被世俗遗忘掉。文章写的不好,连自己都感觉不是很满意,但多少说出来了点自己的心思,所以还是感觉比较畅快。
一年的时光转眼过去了,今天又是五月端午。比起去年那少得可怜的诗情,今年我感觉更加缺少在节日里抚古颂今的情致了,因为比起往年来,今年的端午节大家都很忙,而我也乐得看个热闹。忙什么呢?忙着公祭呗。
目前来看,一阵强烈的公祭风潮正向我们席卷而来,且大有愈演愈烈的劲头。这几年中每年的大大小小公祭活动轰然出台,大手笔大制作,大场面大人物,似乎有种文化复兴的感觉,而且广大群众看着热闹,文化人和有钱人也都露了脸,更加值得赞扬的是活跃了当地旅游事业,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辉煌的贡献。公祭一下下,大家都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2009年还没过半,可声势浩大的公祭活动却已屡见不鲜,以下是网络上有关公祭的资料若干:
2009年4月4日上午9时50分,清明祭祀轩辕黄帝大典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
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上午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祭禹广场隆重举行。
2009年4月4日,万人公祭“512”地震遇难者活动在映秀镇的汶川“5?12”特大地震遇难者公墓举行。
鉴于2008公祭舜帝大典的隆重举行,2009年5月4日,舜帝省祭筹备工作办公会在宁远县莲花大酒店召开,商讨了2009年公祭舜帝大典的具体事宜。
中国华电集团捐资500万元成2009公祭黄帝陵年度主祭人。黄帝“功德坛”、5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轩辕黄帝》、中华始祖源等黄帝文化项目正在积极策划。
2009年4月2日上午,在大连乔山墓园内举行了“2009年清明节公祭”活动。
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4月20日上午在浙江绍兴市大禹陵祭禹广场隆重举行。
荆州市 “2009中国.荆州关公祭”大型活动将于2009年6月5日举行,隆重纪念关公诞辰1849周年。
2009年5月20日,在随州厉山镇炎帝神农故里景区,上万名人众公祭始祖炎帝神农,湖北省省长李鸿忠恭读《颂祖文》。
2008年清明公祭三苏大典由东坡区委、区人民政府主办,当年参拜人数便超过万人。今年,清明公祭三苏大典则升格为中共眉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
翻阅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公祭的对象远不止这些。西湖边的苏小小坟,河南卫辉的3100年前的比干,景德镇陶业三圣,都已成为大家顶礼膜拜的对象。时值端午佳节,数千年前的屈老夫子也未能幸免,2009年5月10日,在湖北省秭归县凤凰山屈原祠举行屈原祭祀大典这一消息已现于网络。
没有找到更为详细的数据,但并不代表这些公祭的场面不蔚为壮观。既然政府出面,企业出钱,人民都争相观看,那恐怕人山人海的大场面是少不了的。但在轰轰烈烈的公祭背后,是否有些让我们为之深思的东西?
在网上找到一篇名为《给发烧的公祭大典泼点冷静的凉水》的文章,里面说到“不可否认,早先的公祭带有一定相对单纯的文化色彩。那时改革开放不久,对港澳台以及海外华侨来讲,他们对祖国文化有着深深的眷念之情,也缘于生活环境习惯使然,他们跪拜先祖,寻根索源、谒祖归宗,顺带为祖国发展作些贡献。然而,时至今日,这种文化的气息已经深深地湮没于“公祭经济”的喧嚣之中。也正缘于“公祭经济”利益的强力驱动,许多地方都在挖空心思翻名人找古迹,哪怕牵强附会也在所不惜,所以才会有一个诸葛亮数家争,一个花木兰众人抢的奇特景观。对于挖到名人的,则绞尽脑汁扩大影响,总想把大典的声势再搞大点,尽量扩大影响,好出类拔萃,好为地方名声或者经济争得彩头。在其它办法逐渐穷尽的时候,欲把地方公祭升格为国家公祭大典也就成了必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格局,一言以蔽之就是经济二字。但是,“发展经济无可指责,祭祀也不见得就是坏事,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上升到政府乃至国家行为层面,并不能真正改变此举穿着文化的外衣实际是经济里子的本质。更主要的是,这样大肆烧钱搞文化秀,既容易造成旅游重复建设,也不利于财政资源的节约。”
既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么靠公祭来壮大经济,原也无可厚非,但既然牵扯到文化,那么就应当认真对待,切不可敷衍了事。2004年11月12日《杂文报》上的那篇《轰轰烈烈祭什么》文章里列举的事例,极具代表意义,“祭孔就更搞笑了:牛尾巴,猪屁股对着孔子画像,至圣先师不得不啃猪屁股;司仪穿着太监服;打鼓的乐手顶戴花翎;在庆典舞台上,一群妇女跳上台狂舞一番,另一批穿戏装的妇女又跳上去狂舞。……”这种基本知识的严重错位,让稍有文化根基的人都是哭笑不得,如此这般如儿戏,又像是狂欢的集会,怎能担起文化的重担?
建议所有挖空心思搞公祭的领导官员,企业老总们都向甘肃的领导们学习。天水在线上的一则“省政府日前决定,2009年甘肃省公祭伏羲大典活动继续停办。”消息,对于甘肃的受灾民众应该是个好消息了,总算可以继续安心地盖房子,修马路了。可领导的关怀远不止这些,“与此同时,为扩大内需,确保增长,落实天水市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工作任务,经研究决定,原定除公祭大典以外的2009'中国天水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陇右(五市)书法、美术作品巡回展,天水市新华路商品交易会?中华美食街等节会文化、旅游、商务活动继续举办。”一边盖房子修路一边看着选美小姐,这不但发展了经济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是好事一件。
端午节里端午祭,公祭活动人人益。当传统的节日演变成为公祭活动或是黄金旅游周,我内心的有了小小的疑问:我们的端午还是原来的那么端午吗?看到这么多热闹非凡的公祭活动,我猜想勤劳且善于保持优良传统的中国人,小部分原因就是被我们的友邻刺激了。2005年韩国将“端午祭”申请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我国的人民也想开了:看人家韩国,一个小小的端午祭就能成世界文化遗产,那咱们祖国这么多人,也应该多举行点祭祀活动,才能争到世界文化遗产,而且最好还是由政府出面,这样才显得名正言顺。于是乎,一场场规模浩大的公祭活动就此上演,充实着我们美好的生活。
端午节,是谁的端午节呢?是属于人民的吗?好像不是;是属于屈原的吗?好像又有伍子胥等其他四个人来争;是属于文化和传统的吗?对照现状感觉更加不是。看到这么多热闹场面,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这端午节是属于公祭的。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