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20090621-1
原标题:闲话洗澡
又是一年夏天时。一整天的烈日炎炎之后,来到浴室冲个凉水澡,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个非常惬意的享受。
洗澡这种行为非常地稀松平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达官显贵还是穷苦百姓,无论文人墨客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有一丝清洁之心,都会进行这项生命活动,而且很多人对洗澡都乐此不疲,兴致尤深,由此也留给后人很多佳话而广为流传。
关于洗澡最为香艳的描述,当属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从这短短两句诗文里我们可以得到相当多的信息。第一,杨玉环洗过澡,而且时间是在春暖乍寒之际。第二,杨玉环洗澡的那个大水池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华清池,而且还是个温泉。第三,杨玉环洗过澡之后,和唐玄宗有了一番巫山云雨。洋洋洒洒一大篇《长恨歌》,其中的绝妙诗句却相对稀少,而这两句诗文可算上是白乐天的得意之作。对于洗澡的描述再没有比这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这也得益于白居易深厚的生活实践。当我读到这两句诗文时,几乎可以认定,白居易本人对于洗澡也是情有独钟,因为如若对洗澡没有相当热爱的话,诗人笔下也绝对写不出如此好的诗句来。
从洗澡这一行为不但可以看到历史的兴衰,而且还能彻悟人生的哲理。当形容枯槁的屈原徘徊在湘水岸边的时候,他和那位渔父的那番短暂对话,让我们认识到生命原来必须有需要坚守的东西。“沧浪之水清兮,可以灈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灈吾足!”这位洞察世事的渔父老人,又是洗头又是洗脚的,想必他一定是经常在河水里洗澡,才会有如此的感慨。虽身为同一时代的人,屈原却最终选择了“弹冠”、“振衣”而去,选择“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屈原愿意身葬湘江,和渔夫口中所说的洗澡完全迥异,这是一次纯粹精神意义上的洗澡,也是洗脱红尘所有污垢最为决绝的办法。
其实不光古人在江边洗澡,直至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在江河湖海边洗澡的人。在野外河边洗澡的快乐,至今仍完整地保存在我的儿时记忆里。
很幸运,在我所居住的小镇边沿,有一条小河。小河虽小,但是却可以洗澡,而且小时候的城镇生活条件比较差,很多家庭都没有卫浴设施,无论是洗澡还是洗衣服,都要到小河河边来。就这样,在炎热的夏天跟随着大人,跑到河边然后脱光衣服跳进河里,闻到的是青草和略微泛着腥味的河水的混合气味,看到的是一大群屁股光光的老少爷们,还有孩子们脖子里套着的五颜六色的救生圈,这些就构成了童年最快乐的回忆。蓝天之下,碧草之上,黄沙岸边,在故乡那条小河里,和一大群人一起享受清凉凉的河水,享受完完全全融入大自然的乐趣,这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丫。
在夏天,不光是男人们感觉到热,家乡的女人们也感觉热,所以在家乡的这条河边,在男人们洗澡的同时,女人也会脱光衣服在河水里放肆一回。这时候,河上的那座小桥就成了默认的“性别划分线”,男人都在小桥的西边洗澡,而女人们则在桥的东边,但是相隔也不会是很远,最多也就是三四百米远。这是个在现在看来有点暧昧的距离,因为只要男人或女人在河里站直身体,就可以远远地看到对方,虽然不很清晰,但也能够看清大概的轮廓,甚至在有风的时候,彼此可以听到对方所发出的欢声笑语。小镇的民风淳朴,在我小时候的洗澡经历中,大人们都很守规矩,从没有越雷池一步。而小孩子就可以很随便了,可以从男人堆儿里游到女人堆儿里,或是直接光着屁股从岸边的青草上跑过去。因为是小孩子,所以那些女人们都不会避讳什么,甚至有时候还会让这些孩子传话给男人:过去给你爸说,今天晚上早点回家哟,不然菜都凉嘞……这时小孩就会屁颠屁颠地跑来跑去帮忙传话儿。在河边洗澡的那些日子,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可以说是心无杂念。却也没有什么授受不亲的礼教观念,大家都是那么地自然随和。在河边这个开放的大环境里,在这个看似蛮荒才会有的集体洗浴中,大家却都可以做到彬彬有礼格外地文明,似乎洗澡洗去的不仅仅是身上的灰尘,还有内心的阴暗尘垢。
在河边洗澡,不但享受到了清洁身心的快乐,还可以收获更多属于孩童的乐趣。夏日的河边完全变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堂,时至今日我仍然可以娓娓道来那些童年趣事,就像是如数家珍。在河边可以捉小蝌蚪和小青蛙;可以捡拾小小的贝壳,如果喜欢新鲜的贝壳,可以到河里摸;可以在河边摸田螺和螃蟹;洗得累了,可以躺在河边的青草上休息,也可以在岸边追逐嬉戏,这时你的脚掌会觉察到细沙的柔软和青草的厚重,这是种最接近大自然的感觉;对了,还可以打水仗。在河水里几个人相互击打着水,用手掌把河水用力地推出去,用这种人造浪花打击身边的人。无论年纪大小,只要一跳到河里,似乎都脱胎换骨变成了孩子,这种打水仗的小游戏,很多大人们也都嘻嘻哈哈地在玩;还可以挑拣薄的石块,比赛打水漂,看谁扔的石块飘得次数多,看谁旋的石块飘得最远;可以比赛“骑猛子”,捏着自己的鼻子,深呼吸一口气,然后一头扎到河水里,看谁能在河水下面呆的时间最长;女孩子还可以坐在河岸边,安静地用青草编织着花篮、花环……这时的河岸就成了所有快乐的源泉,而更加重要的是,在河边这些所有活动里,你都不会是孤单一个人。和那么多年纪相仿的玩伴在一起玩耍,这才是让大家最为开心的原因。
童年的那些欢愉,就像河水一样逝去永不回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从洗澡里得到的快乐也是越来越少。小镇的周边建立了很多厂矿,所以河水一天天变得浑浊起来,这时小镇居民的生活条件却比以前好了,在小镇上新建了几家浴池,于是在河边洗澡的人少了,大家洗澡都会去浴池里洗。在浴池里洗澡的经历,保存在我童年以后的十多年的记忆里。昏黄的灯泡,黑黝黝的木板床铺,脏兮兮的被单,雾气腾腾的澡房,澡池里那飘着油灰的一大池子的水,滴水的天花板,老人的咳嗽声,走路时拖鞋发出的“啪啪”声,劣质香皂和洗头膏的气味……这些构成了我对浴池澡堂的印象。对于去浴池洗澡,我情绪上比较抵触,但每次都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不得不跟着父亲去洗。在浴池里洗澡,唯一的乐趣就是可以看到许多人,可以听他们谈论许多事,可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泡在水里打水仗,玩肥皂盒,也可以玩“骑猛子”的老游戏。浴池的卫生条件差是差了点,可还是有那点小乐趣,所以我虽然有些抵触,但心里其实还是挺喜欢去的。
转眼间时间又过了几年,小镇的生活水平又提高了很多,家家户户都安装了卫浴设备,而那些以前生意红火的浴池,却因为环境破旧和卫生条件恶劣以致很少有人光顾了,这时候大家都开始讲究卫生,都开始在自己家那间小小的浴室里洗澡了。这时的洗澡,可以说是纯粹的洗澡了,因为我们不再和大自然亲密接触了,失去了那么多享受自然的乐趣,而且我们也不再和众多的同类接触了,失去了与人沟通的乐趣。失去了如此多乐趣的洗澡,让我感觉索然无味,兴致萧条。我有时会想,是否成长就是一个逐渐失去乐趣的过程?在成长中我们得到了很多东西,却也慢慢地失去了很多东西,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珍贵的。
每当我一个人,孤独地站在狭小的浴室里洗澡时,心境上多少都会有些黯然。虽然淋浴头里喷洒出来的水是干净的,是温热的,虽然贴着白色瓷片的浴室是洁净的,是卫生的,但我发现此时的洗澡以全无乐趣可言。我无法欢声笑语,无法亲近自然,也无法和其他人交流思想谈论感情。在洗澡的时候我会明显地感觉到形影相吊的孤单,会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幽幽寂寞。每当这时我就开始怀念儿时在河里洗澡的那些时光,那些时光是多么地美好啊,因为在那些时光里有着太多的欢乐和幸福。
或许,生活的意义早就蕴含在洗澡这个小小的活动里了,那就是:每个人生而孤独,而且童年的乐趣会随着岁月的流转而逐渐消逝掉。这对于怀旧的人来说,真是一个极大的不幸。
2009.06.14 初稿于遂平老家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