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类时代”(Posthuman Era)是一个横跨社会学、科技哲学、生物伦理学与科幻文学的交叉概念,其核心并非指向 “人类灭绝”,而是聚焦于 “人类本质的边界被打破”—— 即科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力量对 “人” 的定义、存在形态、社会结构乃至文明逻辑的重构。它既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理性推演,也是对 “人类中心主义” 的深刻反思,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呈现出差异化的解读维度。一、概念溯源:从 “反人类中心” 到 “重构人类” “后人类” 的思想并非凭空出现,而是伴随科技革命与哲学思...
标签 科幻 下的文章
我们正在亲手毁了这颗蓝星
老家在河南。25年河南气候比较反常:就在刚刚过去的夏天,河南经历了大旱。数十天的无雨,让地里种的玉米大大减产。而在接下来要收秋的时候,却是连续几十天的阴雨连绵,很多玉米发黑发霉烂在了地里。 比起这更加触目惊心的,是这两天在网上看到两个新闻和一个AI智能查询。 两个新闻。 《全球最大冰山加速解体,2025年底或将消失》网址:https://yule.sohu.com/a/941789671_122033970; 《NASA报告显示:地球正在“变暗”》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5552895438441366AI智能文章总结:第1个新闻: 全球最大冰山 A23a 正加速解体,预计 2025 年 1...
旧作20100227-1
原标题:醉心于明日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一半是魅力,一半是遗憾。遗憾的是那遗忘的时光从不为我逗留片刻,而让我感到魅力的,则是对于未来世界的那份幻想。还有什么比预知未来更令我们感到欣奋的呢?虽然在看待未来的这个视角上,我所凭借的仅是科幻而已。不敢说自己有多喜欢文学,因为文学的定义实在太广,而我读书又偏重于兴趣,随心而读是我喜欢的阅读方式。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古文散卷现代经典,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武侠和科幻类的小说,其次则是侦探推理。撇开其他不说,单单科幻这方面,我看的书籍着实不少。中学时代开始看《科幻世界》。第一本《科幻世界》是在上初中时买的,时间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偶然的接触之后便是欣喜若狂,如获珍宝般爱不释手,由此通过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这份杂志,结识了当时的一批科幻写手。童恩正、王晋康,刘慈欣,柳文扬是其中留下印象比较深的科幻作家。[separator]而那些好文章更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