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20080514
原标题:奇装异服和不许跳舞——关于中学时代的琐忆
昨天下午在一中操场打篮球,篮球没打成却看到了很多对我来说是新鲜的事儿,不禁让我感慨万千,情难自已就着清晨清凉的夏风,写一些琐碎的文字。
很喜欢那部电影《不可不信缘》(或是译成《假如爱有天意》),对电影里的一些镜头一直念念不忘,比如珠喜和俊河,还有俊河的好朋友泰秀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跳交际舞那段。悠扬舒婉的乐声响起,穿着高中校服的男生女生在狭小的房间内同时翩翩起舞,在这音乐和轻柔的舞步之中,珠喜和俊河之间两颗年轻的心正在逐渐彼此靠近。导演郭在容的确是一个善于制造氛围的高手,如果抛开电影情节的需要,没有注入珠喜俊河两人的个人情感的话,单看这一段高中学生学跳交际舞的画面,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时空的错觉,坠入温馨和浪漫的情绪当中。
我曾经以为电影里面的情节都是虚幻的,但是就在昨天却让我亲眼目睹了一次中学生学跳舞的情景,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昨天下午在一中操场打篮球,很意外地看到了在一中上学的初中生,在一起集体学习跳交际舞。
一大群中学生,大概应该有一百多人,在操场上随着音乐跳起了交际舞。这种舞看样子应该是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而且还有年轻的老师在旁边细心地做着指导。音乐是从一个破旧的磁带教学机里放出来的,磁带教学机的前面放着一个老式的麦克风,麦克风的话筒部分还用红布包裹着,越发显得土里土气的。麦克风和一个破旧的大音箱通过一截电线连接着,那音乐声就是从音箱里传出来的。
一大片人,跳起舞来真是如花朵绽放般鲜艳夺目,五彩缤纷。孩子们开始是单独舞蹈,接着转身,和自己对面的是一个异性同学,然后是微笑地招手舞蹈,然后微微弯腰互相鞠躬一下,然后手牵着手跳起了双人舞。然后呢,孩子们再转身,和自己身边的另外一对舞伴,互相微笑招手舞蹈,然后四个人面对面,站成了一个四方形,接着便跳起了四人舞蹈。一时间,引得在操场上打篮球和做广播体操的以及跑步的其他人,都转过头来看这些孩子们跳舞。
破旧的音响,和年轻的中学生以及他们脸上绽放的微笑成为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许多年之后,这些年轻尚显得幼稚的中学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还会保留着关于中学时代这段美好回忆的,虽然当时学跳交际舞的他们有点漫不经心。
看到今天的中学生的这一举动,我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关于那段苍白的岁月我至今仍留有印象的,其中有关于奇装异服和不许跳舞的回忆。我直到现在,还怀疑“奇装异服”这个词汇就是在我中学时代产生的,因为这几个字一直从初中到高中伴随着我那一代人。我印象很深,当时在学校,是绝对严格禁止穿奇装异服的。严格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武装部卖的迷彩服都不让穿。我记得我中学时代里有一次过生日,我的姑姑给我买了一套很漂亮的迷彩服,可是我只能在不上学的时候,在家穿。因为在学校是不允许穿这样的衣服的。可是那时候几乎每天都要上学,根本没多少机会可以穿到这身衣服。那时候我上初中,只有星期天下午半天学校才会让学生休息,星期天的晚上还要上晚自习。
奇装异服可不单单局限在衣服上,还体现在中学时代我们的头发上。我上中学的时候,特别是初中那几年,几乎学校里面的所有男生都是清一色的平头,极少数留了长发,却也顶着老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白眼这种巨大的压力。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看到留长发的男生就会急忙躲到一边,因为第一感觉告诉我们,这个男生是个不务正业的不合群的人。
直至现在,在我上初中的那所学校的后门口那,那个小小破旧的理发店还存在着。想我上初中的时候,有很多的同学被班主任拎着脖子拉到这间小屋子里,强迫性地剪了一头漂亮的“小平头”。现在我时常经过这间小理发屋,转眼扫过去看到里面的那个老头子整天都是无所事事地缩在屋子里面,心里不禁竟然有些高兴。
既然有了“奇装异服”,那么也就有“不许跳舞”。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学校政策真是耽误我们的青春放光芒,因为我在学校那么多年,不但学校里不让跳舞,就连电视机里面也绝少有现在时常播放的“少儿交际舞大赛”之类的娱乐节目。、现在想想自己的中学时代真是亏死了。
还好,吃亏的只是我这一代人,现在的孩子们比我们那时候真的幸福多了,最起码在学校里面,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随意地决定自己的帅酷发型,可以在上课时间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开心地学习跳着交际舞。
时代还是在进步的。时代的进步,是以个人的自由程度在逐渐变大为前提的。我所经历的中学时代,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然是很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自由的,但是在当时竟然在学校成为了各种教规制度,被社会所默认,被人们认可,这说明当时的那个时代本身,那个教育体制本身也存在着问题。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已经可以学习跳舞了,那么未来的孩子们在学校会是怎样的呢?我真的很期待,能够看到未来的那些情景,因为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衷心祝福以后的同学们,希望你们的明天更加美好。你们已经有了一双想飞的翅膀,随着时代的进步,容纳你们的梦想的天空也会更加的宽广自由。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