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作20080521
原标题:灾难过后,重建的不单是家园
5.12大地震过去了,却又没有过去,对于每一个健在的中国人来说,都是这场大灾难的幸存者。我们的心仍然在汩汩地流淌着鲜血。
晚上看央视频道2台,看到一个节目,有两位心理专家在和主持人在一起谈论灾难过后对三类人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我理解的意思是对灾难过后的某些人应该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都是哪三类人?一类是在灾难中直接受到伤害的人,一类是灾难后的营救人员,因为他们身在现场,切身感受到了灾难的可怕和惨景;还有一类是灾难的目击者,这类人的人数最多,而进行心理干预的理由同第二类人。
主持人和两位心理专家在认真地讨论关于心理干预的一些细节。其中,多以心理干预灾区的人为例,而在这些人当中,又着重提到了对儿童少年的心理干预,分析和研究了若干心理干预上的技巧和可行性。配着节目上的大屏幕,不时地可以看到那些经历过灾难的儿童少年在接受心理干预的镜头。
这样做,非常好,非常的及时和必要。这是我的第一想法。因为灾难过后,急切需要重建的,不单单是我们的家园,还有我们的心灵。这其中,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治疗尤为重要,是重中之重。
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一直很在意。因为在灾难面前,华夏儿女们虽然用自己的血汗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勇敢和坚强,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这场灾难对精神上的冲击和毁坏。当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然在电视上看到报道,针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干预活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着。人们和媒体对此的反应速度,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金钱时代,能够如此重视精神,实属不易。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国人和社会正逐渐走向成熟。电视上,看着灾区的儿童少年以及其他年龄的人在心理干预之下,脸上路出了思思笑容,我不禁感动起来。的确,对于灾难我们无能为力,但对于灾难我们又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营救灾区人民,在此种行为之下,潜藏的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大勇气。
重建家园之路,毋庸多言是极其漫长和艰难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是否能够把持信念,把对自己的心灵家园重建也彻底重视起来,用夸父追日的那种坚毅把重建坚持到底呢?
灾难毁坏了我们的家园,我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我们一定要修房搭桥铺路和修水坝,用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争取早日把毁坏的家园建设得更好。在如此这般的情景背后,我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怀我们的精神,去关爱那些祖国未来的幼小心灵。我们的灾区孩子在废墟里和自己的影子作伴,我们的受难少年把笑容藏在了阴郁情绪的背后,伴随他们一生的不仅是失去亲人们的孤独,还有寂寞。长久的压抑郁结对性格的影响是绝对的。他们能够幸运躲过地震的灾难,却很不幸地在以后的岁月里掉进心灵的深渊——难道这样的家园重建,真的是我们希望的那样吗?
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坚持。坚强善良的中国人民,我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大智大勇,会不会在今后的富裕物质生活里依旧坚持住呢?灾难过后我们及时地对人民和社会进行心里治疗,这样做非常好。但是请记住,及时并不等于完全的康复,及时也更不能代表天长日久的坚持。
我们在今后所要做的,可谓任重道远,因为灾难过后,重建的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家园,还有我们的精神空间。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