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加油!

网络和生活总有相似之处:在不经意间,我们会被一些小小的细节感动。当我看完欧阳同学写的那篇名为《Mader in china》的日志时,我内心感触颇多,既吃惊于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水平大幅落后,也欣慰于欧阳同学发出的疾呼。这,才是一个赤诚的爱国志士的真实体现,我们为身边有像欧阳同学这样的热血青年感到由衷的自豪。

这几天因和博友们交换链接的原因,经常在朋友们的博客上晃悠,至于和欧阳同学的博客互链,则纯粹是出于偶然。“机械设计”?当我初次看到以此为标题的博客时,心里比较诧异:这个博客的名字真奇怪。粗粗浏览首页之后,我不禁倒吸口冷气——长篇累牍的机械设计类资料,密密麻麻的数据,这和博客的名字还真是身份吻合呢。和很多朋友一样,我对这些东西并不感兴趣,只是匆匆留言,向博主说明交换链接的来意,然后离去。

让我惊异的是,这个“机械设计”博客的博主竟然很快就添加了我的链接,这也是为何他的链接在我博客友链中比较靠前的原因。正是因为这样的好感,让我流连于他的这个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天书型的博客,从而发现了这篇令我拍案而起、为之叹服、却又扼腕叹息的日志。

欧阳同学的博客采用的是wordpress,且日志分类均为英文。在“Essays”这个分类下,我看到了这篇《Mader in china》。我英文不好不知该如何翻译,估计应该是“机械制造业在中国”的意思。标题如何翻译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日志的内容。与他严肃生硬的专业、冰冷呆板的模具迥异,在日志中他用炽热感情的文字,述说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问题。

他提出“中国制造业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一问题,并以自己亲身的经历为证。“当我费尽千辛万苦……最终第一次加工制造出精度达到预计的0.0001毫米要求的样品时,我兴奋了一阵子,但紧接着又有了失落感,因为那台加工中心的数控机床是德国造的,数控计算机部分是德国造的,加工软件还是是德国造的,就连一把车刀,一个钻头,都是日本造的!除了厂房,没有一样工具是中国制造!就连厂房也是借鉴了外国的经验,同胞们,你们不是搞这个的也许没有深刻的体会,我要加工一件精度为0.0001毫米的零件,所需的工具,就是上述外国制造的东西,这些工具的精度要比产品的精度高好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一把用于高精度加工的小小的钻头,咱们就是做不到啊!买日本的要好几千啊!没法子啊。”

痛心于这种情况,欧阳同学转而又说到我国的某些现状,“不要为会一些photoshop之类的时尚软件就沾沾自喜,一整套PRO/E正版软件要将近8000万元啊!给你你连安装都不会装,别说使用了。”

接下来他又举出一个事例,以具体的事实来说明中国制造业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几近天壤的“差距”——“……前几年上大学时我们学校的大厅里看新闻,个个系的都有,当电视播放日本大学生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拿到德国与德国大学生的机器人比试时,我们机械系的学生都傻了眼,那个机器人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可以双脚保持平衡自我行走的那种,不过没有外壳,学这行的我们一眼就看出它身上布满的控制器、马达、线路,镜头一闪而过,更多的是机器人不靠任何帮助自行双手翻跟头,90度鞠躬,双脚蹦跳前进,别的系的同学和老师都露出笑容“真好玩,太可爱了”,而我们系人除了惊讶,还有发自内心的...害怕!真正的害怕,这个差距太大了,这就是制造业,自动控制,材料学,的成就,我恨日本,所以我才害怕,外行人不懂这个差距有多大,我这样说,如果战事爆发,中国的制造业还与外国有如此差距,你,还有我,就只有小米加步枪跟人家打了,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虽然可以逆向制造,但就像台湾买武器和大陆自己生产武器的形式差不多。”这简单的叙述印证了欧阳同学的观点,让我们鲜活地看到这个万分沉重、让我们心痛又心惊的事实,就是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的严重滞后。

在后面的文字里,欧阳同学痛心疾首地批判了我国目前不容乐观的现状,他以反问的语气传递着他的焦虑,“……计算机普及了,核心制造技术我们又会多少?软件更甭提,黑客不少,可人家软件又好又便宜,你怎么竞争?搞电脑的人太多了!不要以为科幻片都是真的,实际中电脑不会打仗,真正接触的是机器!电脑差距还不是很大,打起仗来,当导弹不准,子弹卡壳,坦克熄火的时候,你还有我还有大家,就真得拿着大刀往前冲了,我不想这样,你呢?”“每当我看到外国车是(时),我的心里是愧疚、对不起大家的感觉,因为我是搞制造的,可我知道咱们祖国连汽车外壳的曲面精加工都困难更甭提发动机了。”“醒醒吧,别再沉迷于GDP又增长了,你看看咱们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心痛啊!”

撑起整个国家的脊梁是什么?欧阳同学说了,“别再像不懂事的孩子似的围着跑车看个不停,拿着超薄随身听等外国造的数码产品到处炫耀了,那是人家淘汰的技术,一个国家的支柱,脊梁,是制造业!”结合前面他所说的那些话,他的这个结论让我们无法辩驳。是的,如果真的爆发战争的话,那么机械制造的水平必须得到首要保证。

在日志最后,欧阳同学坦然说出了自己的生存现状,也让我们感到异样的辛酸。“虽然我整天和冰冷的机器打交道,操作复杂的零件三维设计软件熬夜画图,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那么一点点,穿着老土跟不上流行,不知道现在谁最火爆,上班挤公交,但面对别人询问我的情况时,我会毫不犹豫的全盘托出,才不管他怎么瞧不起我,因为我是搞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作为一个劳动者,一个制造业工作者,一个为将来导弹打得准,子弹颗颗精良,坦克发动机无与伦比而努力的人,我充满着自豪。”

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感动万分,几乎是热泪盈眶。我们可以想象到,在这个酷热的夏日午后,当某些年轻人坐在带有空调的网吧里,悠闲地玩着游戏的时候,却还有一些人奋战在高温炽热的车间,挥去如雨的汗水,转而更加专注地工作在车床前。他们的温饱很少人问及,但在他们的心中,却容纳着祖国千千万万个人。为了自己国家能够真正强大,为了自己亿万同胞的幸福,他们心甘情愿地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上,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是怎样的一种伟大情怀?这又是怎样的一份赤子之心?

在这里我真诚祝愿欧阳同学,希望你和你的同事工作顺利,也希望你们的生活条件早日得到提高改善。你们无愧于炎黄的子孙,无愧于龙的传人,我为有这样的同学感到无比地自豪,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加油!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文章链接:欧阳同学的日志《Mader in china》链接:http://www.einsi.cn/mader-in-china.html

在此,我建议看到这篇日志的朋友,移步到欧阳同学的博客发表留言——如果生命是一场战斗的话,我们要让欧阳同学知道:在这场战斗里,欧阳你永远不会是孤单一人!

e0783528b9a7cf2efee52b1a781f9f79.jpeg

以上文字来自QQ空间的日志。年轻时的稚嫩文字。